「殘響のテロル」,台譯:恐怖殘響/東京殘響,2014年夏番。
【內含劇透,慎入】
【本文僅為雨城個人心得感想,歡迎交流討論】
本文屬於作品的觀後回顧,建議看過「恐怖殘響」的朋友再來閱讀喔!
「恐怖殘響」,又譯「東京殘響」,為日本富士電視台於2014年夏番推出的原創動畫作品。
做為近幾年少有的劇情取向作品,「恐怖殘響」的獨特與吸引人之處在於,它大膽地碰觸了不少日本
近代的歷史傷痕。
除了貫穿整部作品的核心概念,直接挑戰了日本在二戰後背負的歷史包袱之外,每一集裡由主角Nine
與Twelve發動的恐怖攻擊,也多有對日本近代重大歷史、社會事件的影射。
這樣直接掀開傷疤、挑動日本大眾神經的一部作品,實在是令人十分好奇,日本民眾看了之後會有如
何的迴響與評價。
本文將簡單地談談這些出現在「恐怖殘響」中的歷史傷痕,以及從這些傷口逸散而出,至今還迴盪在
這島國上空的、鬼魅似地的殘響。
Side A: 名為「和平」的枷鎖
故事就是從這裡開始的,1945年,過於炎熱的夏日,8月15日。
說起貫穿「恐怖殘響」這部作品的核心概念,還得追溯到二戰結束後,身為戰敗國的日本實施的
「和平憲法」。
「和平憲法」,正式名稱為「日本国憲法」,於1947年開始實施,是日本現行的憲法體制。
而這套憲法又以第九條最為人知,其中明文規定了日本需「禁止發動戰爭,放棄武力,維持和平」。
此法條催生了日本自衛隊,更使得這整套憲法被稱為「和平憲法」。
除此之外,在「和平憲法」之後簽訂的「美日安保條約」(1951),更是賦予了美軍在日的駐軍權
,至今美軍仍有3萬餘兵力駐紮在日本各地。
這樣的待遇,如同清朝末年簽訂了「辛丑條約」的中國,拆砲台、允駐軍,無疑是「喪權辱國」的。
於是綜觀二戰後的美日關係,我們可以歸納出如此結論:日本不僅自廢武功,時至今日種種國際事務
以及內政,也都受到美國的箝制,在必要關頭甚至必須做出不少犧牲與妥協。
昔日雄心萬丈想要打造「大東亞共榮圈的」光環已不在,現今的日本甚至算不太上美國的盟友,不過
是美國面對未來的主要假想敵中國時,在東亞設置的前哨基地。
這樣的處境,自然有些日本人無法接受。
動畫的第十集,追查「雅典娜計畫」的刑警柴崎,終於在一連串的探尋之後找到了計畫的源頭-間宮
俊造。
在那棟大宅裡,柴崎見到的是一個躺在病榻上的老人。而面對柴崎的質問,間宮俊造說了這麼一段獨白:
「你這樣的年輕人估計無法想像吧,東京曾經是一片燒焦的廢墟。
那場戰爭已經結束將近七十年了,可是這個國家到現在還是一個戰敗國。
這個國家在精神上依然是一個失敗者,沒有任何尊嚴,這個國家必須真正獨立。」
這便是《恐怖殘響》真正想要探究的主題,也是促成Nine、Twelve和Five,以及其餘23個在「雅典娜
計畫」中犧牲的孩子們,悲慘命運的起源──日本舊世代對於昔日榮光的再造,還有對於美國百般控制
的擺脫。
不論是被迫放棄武裝,或是在各大國際組織與國際事務場域中、都得看美國臉色,這樣的現況使得部
分日本人民,尤其是嘗過過去榮耀滋味的那一群,難以接受。在他們眼裡,二戰後的日本在國際上始終
是個被閹割、無法恣意展現權力的存在,甚至無法被稱做一個國家。
此論述對於父權思維僵化的老一輩日本人來說,或許更為明顯;對外發動戰爭並征服領土、殖民異國
百姓,本乃對陽剛本位中征服慾的一種滿足。而現下失去這種「征服能力」的日本,無疑是遭到了閹割
,雄性尊嚴受到根本上的打擊。
所以這批老人要有所行動,他們要打破長久以來,美國強加在日本肩上、名為「和平」的枷鎖。
就在間宮喃喃吐露著、魂牽夢縈了半個世紀的執念期間,鏡頭頻繁地帶過他蒼老的臉。那乾枯、
醜陋的面容,簡直像在反映,日本舊世代緊抓著昔日榮光不放的那種病態和不堪。
根據間宮俊造所言,駭人聽聞的「雅典娜計畫」目的在於「培育比任何武器都有用的人才」;而儘管
最後計畫以失敗告終,那批犧牲的孩子依然「為了國家,成了光榮的基石」。
這樣十足二戰時期、那種神風特攻隊式的武士道精神,這樣草菅人命的冷血,便是Nine和Twelve意圖
揭發、報復的對象。但同時也令人不安地猜想:在這部動畫的背景設定裡,是否,還有太多不為人知的
計畫和犧牲者呢?
而「雅典娜計畫」還不是最駭人聽聞的陰謀,接下來從柴崎口中揭露的、另一個更為龐大的計劃,恐
怕會讓許多觀眾傻眼。
原來,故事一開始Nine與Twelve偷走的,根本就不是單純的核廢料「鈽」,而是日本政府秘密製造的
原子彈!
竟然是原子彈!
只能說,日本對於原子彈,有太多複雜的情節。1945年美軍丟在廣島和長崎的兩顆原子彈,在不少
老一輩的日本人心中留下陰影。直接受曝的核災倖存者,終其一生必須忍受肉體上的病變折磨,以及
社會大眾投來的異樣眼光;而其他僥倖逃過一劫的日本人民,也有不少人一輩子都帶著對核戰的恐懼
度日。
(延伸閱讀:《廣島末班列車》)
同時,因為戰後美國對於日本軍備發展的限制,使得日本始終被排除在核武俱樂部之外。目前全球擁
核的國家,除了英美等大國之外,連北韓、巴基斯坦與印度等中度開發國家都已經有能力製造核子彈。
此情此景對於經貿與文化實力位居全球之冠的日本來說,我想是難以嚥下這口氣。
目前全球擁有核武的國家共有九個,圖表如下:
(由左而右、由上而下為俄羅斯、美國、巴基斯坦、英國、北韓、中國、以色列、印度、法國)
而擁有核武,也可以做為和美國對抗的籌碼,可以說是在這核武宰制的時代中,日本想要擺脫美國
控制的關鍵要素。
於是乎,柴崎口中「最不願被人知道、最不願被人觸及」的東西,便是日本政府假借核廢料處理廠
為偽裝,暗地裡開發的微型核彈。
同時,在動畫第十集裡,和Five一同行動的美國特務(?)也提到了,日本在不久前,「變更了憲法
解釋」。
此處指的,恐怕就是現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,不斷試圖要推動的修憲。
自從2012年出任首相後,安倍便不斷提倡修改日本現行憲法。他指出,鄰近的中國與朝鮮(北韓)近
年來不斷增強軍備,其中朝鮮更是致力於彈道飛彈與核武的開發,使日本的國家安全受到極大的威脅,
必須積極制定國安政策因應之。
安倍所推動的修憲內容,除了將自衛隊的功能定位為「本土防衛與國防保障」,影響較大的應是恢復
在現行憲法中被否定的「集體自衛權」。「集體自衛權」是一種向海外出兵與介入他國戰爭的權利,
此概念允許一國能在與自身密切相關的國家遭到攻擊時,出兵干預與阻止,無論自身是否遭到攻擊。
安倍同時也提出了,希望能開放自衛隊至海外參與聯合國的反恐維安行動,以保護公海上的日本關係
船隻。
假設日本真的取回了上述的「集體自衛權」並被允許派兵出海,在各國眼中,這個被美國壓制了半個
多世紀的東亞島國,等於掙脫了對戰爭權的枷鎖,重新取回了二戰時那種足以發動侵略戰爭的潛勢。
當然,安倍一派推動修憲的意圖,並非絕對是負面的,安倍亦自陳修憲的目的,在於透過這樣的過程,
使日本成為一個正常化的主權國家。「修憲是自然而然的事,」安倍在今年(2015)初面對媒體時曾
這樣說過,「日本人應當親手書寫乘載21世紀日本理想狀態的新憲法。」
個人對於安倍內閣修憲的意圖,暫且沒有太大的質疑。如同「恐怖殘響」中間宮所言,只要日本繼續
被美國禁錮著,那種精神上的挫敗感與民族性的自卑就難以消除,對於想要帶領國家向前邁進的政治家
而言,想要修憲自是正常不過。但就現實層面來說,國際上的疑慮仍在,美國至今沒有對安倍的行動正
式表態。另一方面,日本國內是否能夠通過修憲門檻(參、眾議院各取得三分之二的議員支持;公民投
票達二分之一),也還在觀望之中。
在「恐怖殘響」中的日本,不僅已經通過了憲法的修正,更秘密擁有核武,似乎是將日本設定為一
個野心勃勃意欲反撲的國家,在在體現了間宮口中那種、想要重振昔日雄風的想望。
而斯賓克斯(Sphinx)的出現,為的不過就是要制裁這樣一群,在過往光輝中盲目了眼、不惜犧牲
孩子們性命的冷血老頭吧。殘破的帝國舊夢、銹了的武士刀、焚毀的太陽旗、凋零的菊花。不過夢一
場,如此而已。